虫虫书屋 - 历史小说 - 回到大梁做昏君在线阅读 - 第629章 上万反对的折子

第629章 上万反对的折子

    老朱建立巡检司就是打算分权。

    大梁一个地方主官要管的事情太多了,权力太大了,结果就是什么都管不好。

    一个县令既然要管理民政还要会断案,还要收税,还要督促百姓种地!

    这不是有病么!

    老朱才不要仁者无敌,他能霸者无双就行了。

    当日老朱的命令就出台了,先贴遍杭州,然后便是大梁,十几天之后,老朱的政令已经传遍天下了。

    读书人一看顿时就不干了,想要当官还要先当兵?

    皇帝有病啊,看不起他们这些读书人么?

    读书人谁不是拿起笔就能治理地方,放下笔就能带兵打仗的啊。

    “陛下这一次的政令简直是荒唐,我等斯文清贵,怎么让我们去当兵?自古未有啊!”

    “我等绝对不能同意如此有辱斯文的事情,当上书皇帝,收回成命。”

    “对,对。”

    一时间大梁各地学子纷纷请愿,还邀请当地名人一起上奏朝廷,让老朱取消这种尴尬的政令。

    这简直是在颠覆大梁的统治基础。

    不几日,杭州皇家通政司就被来自各地的奏折给淹没了。

    通政司专门负责奏折转运,通政司主管韩爽,现在贼爽,爽的想死了。

    为了这些奏折,通政司现在专门配了十几辆手推车。

    “今日有多少奏折啊!”

    “大人,粗粗一点,大概有上万之多,要送去宫里么?”

    “送什么?”

    韩爽拿起一本奏折翻了一下就扔了,又是某地一个书生上书说明皇帝国政的错误。

    韩爽道:“我看了都烦,陛下看了还不能不烦么,都拉去烧了。”

    “你们要是家里缺柴火也可以拿回家去当柴火烧!”

    “都是一些秀才举人老爷写的文章呐?”

    “切……秀才、举人?当不了官算个屁啊!”

    韩爽看的明白,以后当兵从军才是正经出路。

    未来大梁的高官一定是从军中出的,没有从军的履历升官都不可能了。

    韩爽捏了一把自己强壮的肌rou,都是在通政司给皇帝运送奏折锻炼出来的。

    他才四十多岁,找个地方从军一两年,回头是不是就能升官了呐?

    通政司看似重要,他也是四品的官员,但是没权利啊,大丈夫岂能一如无权?

    结合老朱的国策来看,下一任丞相不是别人,极有可能就是梁赞了。

    毕竟梁赞现在在北方带兵,这一次偷袭北燕,虽然不是什么大胜战,但是也让韩无疚爽了一下,军功履历非常的好看。

    至于何青峰和周朝宗都不太可能成为丞相。

    韩爽和梁赞的关系不错,而老朱现在要推行这个政令,肯定需要官员配合啊。

    只有有人相应,这一道政令才能执行下去。

    自己这个时候主动说要去北方从军,是不是会让皇帝给自己加分呐!

    至于老朱,他是能见到的,毕竟也是朝廷高官,这一想,韩爽就觉得很有可能。

    正想着有官员来上交奏折,看到韩爽就招呼了一声。

    “韩大人?”

    “张大人!”

    “韩大人对于陛下的旨意怎么看?”

    “哎,相当的荒唐啊!”

    “可不是么,我等为官就够辛苦了,日后升迁竟然还要看从军履历,岂不是故意为难我等,希望陛下看了我等的奏折之后,能改变心意!”

    “张大人一片苦心,你放心我一定马上把你和各位大人的奏折送给陛下,都是为国为民啊!”

    “如此就有劳了!”

    “客气客气。”

    见这人走了,韩爽连忙就进宫。既然觉得这是一个机会,他自然想搏一把。

    不试试怎么知道自己行不行呢?

    书房中老朱在看奏折,看一本扔一本,面前地上的奏折堆积的和山一样,王忠厚站在一边手里端着盘子,装的都是奏折。

    啪啪啪!

    老朱一口气扔了五本奏折,都是官员上书请求他取消政令的,这一道政令可以说是把全国的官员都得罪光了,他现在在官员口中和垃圾没区别了。

    “有辱斯文?”

    扔了!

    “自古未有?”

    垃圾!

    “残暴?倒是说出心里话了?”

    继续扔!

    “非明君所为?朕本就是想当一个昏君啊,就这?”

    没杀伤力!

    老朱继续扔,官员们的怨气很大,但是没人敢公开骂他!

    老朱停下来看着王忠厚道地:“可有军中来的奏折!”

    “有,信国公赵庸,南征大将军张野,平南将军林满,江南大营王破天,周恒,镇北侯王破等都上奏,支持陛下的决定,军中将士知道陛下的国政之后,士气大震,唯愿我大梁皇帝千秋万代。”

    老朱哈哈大笑,松快了一下胳膊看着王忠厚道:“你可看出什么东西来了没有?”

    王忠厚道地:”学子文官都反对,唯有军方支持,百姓还无表示!”

    “为何?”

    王忠厚摇头,老朱道:“因为百姓没有说话的权力,他们被乡绅代表了,文官和乡绅是一体的,文官口中的百姓说的是乡绅而非种地的百姓,你觉得百姓可会支持朕?”

    “必然会支持陛下!”

    “为何?”

    王忠厚这一次反应很快:“因为我大梁的军人几乎都出自百姓家中,陛下这一次给了他们为官的机会,从此当兵就有盼头了,谁人不希望自己退役之后能有一个去处端起皇家的饭碗呢?”

    老朱大笑:“没错,军队便是百姓的心声,朕不能取消科举,也不能和朝堂百官闹的不可开交,那就让军方和文官去闹去,以前军方闹不过文官,因为军人多粗鄙不懂文字,等以后军中文人多了,军方和文官打嘴炮也不会怕了。”

    “这也是朕改革军制的第一步,如今北方安全,南方也暂时不用开战,朕正好乘机奠定军改第一步,来年平定东越当不是问题。”

    “只要百姓弟子愿意给朕当兵,朕的江山就永远在,所以这才是江山永固的办法。文官说的什么仁政,那才是扯淡,人亡政息,给百姓恩惠不如给百姓希望”

    王忠厚道:“陛下思虑深远。”

    “呵呵,就怕有些人想弄死朕啊!”老朱道。只吃牛rou面的回到大梁做昏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