虫虫书屋 - 历史小说 - 回到大梁做昏君在线阅读 - 第227章 封爵!全国宣传!

第227章 封爵!全国宣传!

    只见养心殿龙案上堆满密密麻麻的奏折,好似小山般。

    朱佑德倒吸一口凉气,群臣这是连夜书写折子递上来?太着急了吧!你们以前都是被憋坏了吗?

    倘若被大臣们知晓他的想法,定会心中腹诽——您老人家在春风楼潇洒快活,我等奋笔疾书写断手,究竟是谁憋坏了啊!

    “造孽啊!”

    朱佑德咒骂一声,不得不坐在龙案前翻开奏折,可龙椅后几张小案牍上还有上百封折子。

    “陛下,龙案上是朝中大臣连夜拟写的折子,案牍上是冯尚书清晨送来的民间建议。”小太监在一旁解释,他浑身发抖生怕朱佑德不高兴给他砍了。

    向来不爱看折子的皇帝看着堆成山的建议,苦笑着摇头,自己挖的坑自己埋!

    随手拿起一份大臣写的折子,片刻后面露喜色眼神发出亮光。

    “这个想法甚好!”

    “取笔来!”

    朱佑德写下肯定的回复,可眉头轻皱感觉不对劲,这般详细的建议绝不是一晚上能想出的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这个成熟的想法是经过长久思索打磨出的法子,有这么好的折子为何不早点递?

    他又翻开几分奏折,情况大致相同。每位大臣都能发觉所负责的领域有缺陷,并提出改善方法。

    且都是非常成熟的法子。缺陷早早就被发现,在脑海里不断打磨改良,昨日颁布政令后第一时间便写下来。

    怪不得今日有这么多折子……

    朱佑德苦笑一声陷入沉思,忽而明白史书上记载的盛世为何能够崛起——君主贤明鼓励群臣进言,听取不同人的建议方才知对错。m.zwWX.ORg

    另外,文化的繁荣和思想大解放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
    他暗暗记下这几点,埋头苦干迅速浏览折子,好的建议和成熟的想法直接批复,有瑕疵的写上勉励的句子退回。

    小太监送来早膳也不吃,加班加点浏览奏折,近二百封群臣奏折和上百封百姓建议全部批复。

    朱佑德只感酣畅淋漓,若是大臣每日都能提出改善的法子,大梁可在短时间内飞速腾达。

    很庆幸做出开放进言的决定。

    最终挑选出四份需要商议的奏折。两份来自大臣,两份来自民间。

    冯伯功提议重新修缮道路。

    唐火提议加强农业发展和军事武器升级。

    民间两份建议则是减少赋税和缩减贫富差距。

    “王伴伴!上朝!”

    奉天殿,群臣皆是顶着黑眼圈,精神不佳。

    朱佑德见状讲述一番激励人心的话语,让群臣打起精神。

    “诸位,这份奏折乃工部尚书冯大人所写,建议修缮大梁道路,不知爱卿有何想法?”

    一听到改善交通不少大臣面露喜色,纷纷出列:“陛下,臣同意冯大人提议。大梁国内道路的确应该修缮,微臣每年回乡省亲都得掉层皮……”

    “陛下,剑南道官道破旧,粮草运输困难,若是遇到雨季便彻底堵塞。”

    “陛下……”

    几十位大臣公然在朝堂上吐槽道路不堪,听得朱佑德对冯伯功赞许有佳,随即开口询问:“冯尚书可想好应对之策?”

    “可由户部拨款、征集工匠重新修缮,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返修,在定时检测修补……”

    冯伯功提出应对之策。

    朱佑德点头又摇头,陷入沉思。如若只是重新修缮定时检测补休,只能解决眼下困哪,无法彻底改变。假以时日修缮的道路依旧会损耗。

    大脑飞速转动,思索良策。

    “不如这样可好,将全国各地的道路重新规划,分为御道、官道、商道、公道等等,由道路所在地的长官负责监督,加强管理。”

    “御道、官道、商道、公道等几种规格的道路用以不同的修缮材料。”

    “御道、官道主要用于传递信息,要保证时效性;”

    “商道主要用于贸易往来,所携带的货物众多,且行路缓慢,应用青石筑基,辅以油料保证耐久度,并且周边应设置客栈;”

    “公道用于百姓通行,人流基数大,应当宽敞防止拥堵……”

    这话一出群臣陷入寂静,末了爆发出震耳欲聋般的赞同声。

    “陛下此法甚妙!值得推广!”冯伯功毕恭毕敬的行礼,由心底佩服。

    朱佑德吩咐他总督监制,又拿出唐火的折子。

    唐火提议发展农业,同时带来制造好的新型播种工具和曲辕犁。

    大臣们对播种工具和曲辕犁并不看好。

    “陛下,此乃两种新农具的测试数据,还请查看。”

    王忠厚递上册子,朱佑德虽看不懂复杂的农业数据,但能看懂最终的总结和对比。

    新型播种工具效率提升三倍,而曲辕犁在相同情况下节省一位劳动力,并且省时一半。

    倘若两种农具配合使用,百姓耕种得到极大便利。

    不日王破将率军北上,大梁国内精壮劳动力大多作为战士或者后勤补给奔赴前线。

    农具的升级能够保证不影响耕种。

    唐火的建议得到群臣一致认可,但朱佑德的想法不止于此,仅仅更新了播种工具和犁便有这般奇效,若其余农具同样得到改善……

    “唐大人,在招募工匠时也要挖掘擅发明之人,凡是创造或改善各类工具者,同样封爵!”

    “至于军事武器的升级,待朕思索后再议。”

    接着他拿出百姓的建议,对此群臣又没了精神,百姓能有什么好的建议?有甚者打起哈欠。

    朱佑德权当没看见,姑且饶过这一回,随即宣提出建议的百姓觐见。

    在决定采用这两份折子后他便让冯玉越请来二人。

    进宫,面圣,封爵!

    他们便是百姓中率先吃螃蟹的人。

    “草民熊鑫,草民吕胜之参见陛下……”

    熊鑫一身干净素衣,正是昨晚提出减少京城商圈受损子民赋税的那人。

    他详细诉说原因,不少轻视的大臣面露诧异,此计虽不如唐火和冯伯功之策,但比诸多大臣所言要贴合实际。

    “准了!”朱佑德大手一挥:“由户部负责此事!”

    他的目光落在熊鑫身上,又看向冯玉越,高喝一声:“吏部听令,封次列九等侯爵!贴出公示,宣告天下,以示鼓励!”

    冯玉越领命,熊鑫激动不已。

    另一人,吕胜之开始讲述自己的建议,不过几句话,朱佑德和一众大臣震撼不已……只吃牛rou面的回到大梁做昏君